苏州太湖旅游经济--夜景灯光规划设计(调研篇)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於古城苏州西侧15公里处。东起古镇胥口镇,南临浩渺太湖,西靠渔洋山,北依吴中名山穹窿,连接湖中长沙岛、叶山岛、西山诸岛。山水风景绝佳、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季季有果、月月有花。文物古迹密集,不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更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苏州太湖夜景照明设计规划从全面的现状调研与总结入手,对规划范围内的景观现状、城市建设现状、照明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对部分载体的景观照明及重要活动空间的功能照明规划进行了实际测量,总结现状问题,并解读上位规划后,形成以下技术路线。
一、收集资料
通过资料收集与研究、现场踏勘与实地测量,全面了解苏州太湖沿岸的景观特点、城市建设、城市照明等情况。对实测数据及夜景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对现状资料汇总、整理,形成现状照明系统的整体评价。总结城市照明建设的优点与不足、发展需求与制约因素,为规划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科学依据。搜集分析符合本规划诉求的案例,了解城市照明发展前沿,借鉴先进的方法,制定适合苏州太湖沿岸新区的照明设计思路。
二、 构思与设计阶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及其他相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在现状调查与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夜景景观的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理念与策略。结合国际照明规划方法,对苏州太湖沿岸景观资源进行分类、分区,通过对结构、夜景观系统的梳理,构建苏州太湖沿岸的夜景格局,并针对不同功能分区,编制相应的规划指引。结合现状夜游线路与本规划的夜景格局,确定的苏州太湖夜景旅游项目的组织与发展。
三、设计深化
根据初步构思阶段总体规划成果,研究夜景保护区的各类政策及相应的策略、夜景建设区的宏观结构、夜景观系统及城市用地功能区的照明控制指引。重点控制夜景结构要素,并以详细规划或编制相应的照明设计导则指导规划落地。结合苏州太湖沿岸总体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分析区域、路径、边界、节点和标志物等要素在夜晚空间中的特色和研究,确定夜景照明系统,提出各类载体要素的分类照明设计通则指引。以人的活动和公共空间为重点,关注夜晚空间人的需求,强化精品夜景观的塑造和夜晚城市特色的体现。
四、实施与指导
总结夜景建设与管理中函带解决的问题,通过管理机制优化和政策保障体系研究,进一步在政策措施、指引等方面完善城市夜景管理措施,加速城市夜景建设实施。结合苏州太湖沿岸夜景照明具体情况,建立管理体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公共资源整合,为城市夜景的建设与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